但是,將這個說法對應到實際的情況中,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
首先,用常識判斷一下,應該就可以很快得到結論。真正的「呼吸」是一個生物體上才會有的生理現象。因此,牆壁和「呼吸」這件事是扯不上關係的。只能算是較誇大的比喻(或是廣告用語)。
在這生動的比喻背後真正的意思,是指牆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,空氣分子(包含氣態水分子)可以從牆的一邊,穿透牆體,到另一邊去。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,因為氣體只要有壓力差,就會有擴散作用。
如果有這麼神奇的牆,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呢?
正面來想,即使長時間待在門窗緊閉的屋子裡,也不用擔心會覺得悶。因為,二氧化碳,水蒸氣通通會慢慢擴散到室外去。室內的空氣可以自動保持一定的品質。
只是,正常的情況下,室內外的氣壓落差微乎其微,不足以驅動有效的氣體擴散效應,達到換氣的目的。再則,擴散作用是雙向的,能出去也就能進來。當室外的空氣品質比較差,濕度比較高的時候怎麼辦?因此,雖是理想,還是有盲點存在。回到現實面,其實大可不用對此太傷腦筋。因為,可以擁有這種特異功能的建材(以及牆體的構造方式)目前並不存在。
然而,建材本身的透氣性並不是一個完全不值一談的議題。相反的,它在建築物理的領域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在特定的情況下,仍然可以發揮相當的功效。
矽膠乾燥劑,多孔姓吸濕材質 |
具有良好透氣性的建材,一般而言所指的就是具有多孔性的材質。而且,這些微小的毛細孔是互通的。大量互通的毛細孔自然就形成龐大的內表面積(比表面積)。如此,這樣的材質不但可以讓氣體進入內部,而其龐大的內表面積更提供了強大的吸附功能。特別是針對濕氣(氣態水分子)而言。常見的矽膠乾燥劑就是因為這樣的結構特性,而具有強大的除濕能力。
事實上,近來對於健康建材的需求,重點已經轉移到多孔性壁面材質的吸濕功能上。
儘管還是有人會說這是「呼吸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建築物理
這個用語是直接從德文Bauphysik翻譯過來的。
Bau(建築)+Physik(物理)。
在德國,這算是一個獨立的研究/工程領域。
所處理的主要問題是建築物的
-隔熱
-隔音
-防潮
-防火
-採光
之設計與材料。
主要的追求目標的是建物室內環境的舒適度,
以及,與之密切相關的能源使用效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